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引热议,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

2023-12-18 07:36:25 · 作者:编辑部  
随着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有关进出北大校门的文章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近几日再度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发表文章介绍,北京大学现在进出校门要刷脸,但是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他的人脸识别信息,刷不了脸,进出学校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因为查验工作证经常需要耗时十几秒时间,他往往直接跨过闸机栏杆就进去了,门卫大都认识他,一般不会拦截。

  但是最近一天入校时,保安在校园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没追上又骑了自行车来追。最后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结束。而在出校时,又被门卫拦住要求刷脸,否则不能出校,最后他又是跨栏出校。

  根据李植在文章中的说法,北大校园出入要查证件始于2008年。在此之前,北大是可以随意进出的。此文章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话题近几日再度称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

  此前中山大学“限外令”也曾引起广泛讨论,有人不赞同,认为“这么多年来,中大校园是周边住户欣赏中国美丽校园的地方”。也有人表示支持,大学校园主要是教学场所,现在反倒成了公园,每天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有的大声喧哗嬉戏打闹,随意践踏草坪,甚至衣衫不整,影响了大学形象、校园教学、科研和安全秩序。

  中大“限外”导火索是校园内发生过几起校外人员冲击课堂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师生安全。因此,校方决定加强南校园、东校园管理,师生及办事人员凭借有效证件出入校园,以保障师生安全、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宜教、宜学环境。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因而校园管理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确保校园有序、师生安全。”中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校园管理并非“一刀切”不允许所有人进入校园,广大校友、正常办事人员等凭借校友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顺利通行。

  自2023年9月27日起,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中山大学在确保学校正常工作、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参观的预约通道,预约成功后入校时段为当天9:00-11:30或14:30-17:00,寒暑假期间开放参观安排另行公告。

  如遇校内调休调课、重要校事活动或极端天气等情况,将暂停校园参观并另行通知,当天已预约名额自动失效。

  11月13日,郑州大学保卫处信息化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启用社会公众校园访客预约系统的通知:社会公众预约进校参观纳入学校访客系统,请在预约日期的7:30-19:30进校,入校时在大门口扫入校码获取到进校通行码,向安保人员出示即可。这一举措意味着郑州大学已经彻底向公众开放,这迎来了网友热捧。

  校园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如何开放给社会公众参观,成了广大师生和公众关注的话题。大学,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地方,在当下,很多学校考虑的是如何保障大学生有一个宁静安然的学习环境。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包括北大和清华在内,许多高校都禁止公众入内。

  对外开放,与公众和谐相处,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同,也能提高学校的良好“口碑”。不少网友表示希望更多大学能够对外开放,广泛传播开放精神,让其成为社会共识。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