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才选拔标准是怎么一回事?美国教育分层比你想的更残酷!

2021-06-07 18:51:37 · 作者:编辑部  
我们先来看下美国学校的招生标准是怎么形成的?早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基本上都是上流社会的子弟们。比如19世纪的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是根正苗红的美利坚接班人,哈佛

  我们先来看下美国学校的招生标准是怎么形成的?

  早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基本上都是上流社会的子弟们。

  比如19世纪的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是根正苗红的美利坚接班人,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要培养的是他们的孩子。

  他们给学校捐钱,并对学校的招生标准有所参与——为了阻挡其他族群的孩子进来,他们开始设立门槛,比如说哈佛、耶鲁这些学校规定必须考希腊语和拉丁文等。

  《死亡诗社》里,私立学校的小学生要学拉丁文课,这是大学入学考察的内容

  因为这个规定把其他族群的精英人为地排除在外,所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这个规定就被废除了。

  学校开始试图按成绩选拔人才,很快,校园很快被勤奋的犹太移民占据。这惹恼了有反犹倾向的白人富裕人士。

  于是,学校赶紧再次改了录取标准。为了限制犹太裔入学,在成绩基础上,增加了品格、体育、面试等要求,甚至规定犹太裔新生最多只能占15%,以此保证新教徒占学生的主流。

  当时,美国学校的招生规则设立的实质是排除异己

  所以,美国高校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主流阶级的子女开绿色通道的,其他族群的子女要进来,就必须得通过他们设立的门槛。

  直到1970年代教育平权运动,凭借知识崛起的中产阶级不遗余力地让孩子拥有这些高校技能,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他们维护地位最重要的纽带。

  此后,进入高等学府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显而易见,这样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将美国底层阶级的一大部分人筛选了出去,因为在美国,教育的内容、目标、使命,各个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一般中产阶层子女所能得到的,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素质教育。

  即使是小学生,学校已经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体育和才艺也要样样开始学的。

  课堂作业常常是写文章和做演讲,你必须能够自己找到素材、选择方法、组织语言、描述想法。

  这基本上是我们大学所在的层次,而这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搞独立调研了!

  比如,一个任务是每人回家统计自己家有多少台电视、冰箱及多少辆汽车等物件,在课堂上每人负责统计其中一项物件的数字、计算全班平均值。

  但这还不是美国最牛的小学。

  顶级精英的教育往往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这些学校培养学生的原则只有一条: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他们的教学观念是,学生是自己的航船的主人,别人是不能替你做什么决策的,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老师不主动提供任何解题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制定公式,也就是规则。

  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教会孩子怎样欣赏、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最顶级的精英教育。

  说到底,教育分层本身就是社会阶级固化的结果,而美国顶级精英子女的学业压力也不小。

  美国的教育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这样的:孩子们每天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周末也不补课,而是各种聚会、户外活动...

  尽管美国录取的标准和方式是多元和综合的,但美国精英学校的学生为了挤进名牌大学,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的。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进入高中以后,所有课程的平均绩点GPA,统一考试成绩,选修的大学预科课程数量,高中阶段的每学期成绩不能放松,因为高中整体学习情况是极为重要的申请资料。

  还有课外活动的荣誉和亮点,都会成为大学招生的综合评定指标。

  比如赫赫有名的斯蒂文森高中,门槛很高。每年,全纽约有26000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只有成绩最好的800人被录取,录取率低至3%。

  而一旦成功被录取,压力更大了,斯蒂文森高中的学霸们,不仅成绩突出,各方面课外活动都非常精通擅长。那些新贵们的孩子,顶着家族巨大的期待,压力可想而知。

  简单来说,中国学生是十年磨一剑,而美国学生是两三年内磨十把剑。

  我们很多家长都想去美高让孩子接受最好的精英教育,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

  其实最好的教育大概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阶层流动,不是为了给社会培养“高质量零件”,而在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学会“自己如何做主”。

  精英教育的目标,不是去培养一个合格的好学生,和一个标准的上班族。而是要培养一个社会面很广泛,多才多艺,独立自主,有独立思考能力,将来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能够改变这个社会的人。

  另外,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不仅仅只是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课外班,参加各种比赛。

  而是要根据孩子兴趣培养,挖掘它的天然的优势跟潜力,从而去培养孩子,那么这样你的优势,还有竞争力就会大一些。

  英国有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纪录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7岁小孩,摄制组随后每隔7年便会重新拜访这些孩子,再次将他们的素材集结成片,一直到56岁。

  这些孩子正如美国教育一般,接受着属于自己阶层的教育,很多人从中看到了阶层的固化,但是其中是否有成功实现阶层流动的?有。

  看似拼的是物质,其实最后决定孩子是否幸福的是思维。学校教育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才是家长和孩子努力的方向。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