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探青年教师留学观——自强与家国

2019-08-10 09:57:55 · 作者:编辑部  
在习近平总书记“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要并重并用”思想的启发下,为了解当今青年的留学观、探究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为新时代人才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8月1日至6日,厦门大学“学观中西”实践队开启实地调研第一部分——走近高校青年教师,探寻中国优秀青年人才的留学观。实践队先后采访了七位大学青年教师:清华博士倪骁然老师,厦大博士杜妮老师,海归博士茅家铭、曹明(化名)、张洪良、刘婧媛以及王淳林老师。“忆往昔

在习近平总书记“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要并重并用”思想的启发下,为了解当今青年的留学观、探究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为新时代人才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8月1日至6日,厦门大学“学观中西”实践队开启实地调研第一部分——走近高校青年教师,探寻中国优秀青年人才的留学观。

实践队先后采访了七位大学青年教师:清华博士倪骁然老师,厦大博士杜妮老师,海归博士茅家铭、曹明(化名)、张洪良、刘婧媛以及王淳林老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老师们回忆曾经的奋斗时光,充满感情,侃侃而谈。实践队据此描摹出一幅在留学主题下的国家杰出青年群像图。

国家在发展、人民在富裕、政策在支持——留学观念在开放

   “你我所处的是教育全球化的新时代。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老师家长也越来越开明。我父母就很支持我出国研究学术。”王淳林老师指出,中国的不断建设和持续开放,拉进了与世界各国的“距离”,为国民认识了解世界搭建了广阔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消除了出国的现实壁垒,也消融了人心中的冰,最终促进了青年留学观的不断开放。

同时,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一以贯之的人才政策越发完善,给有能力和想法的青年创造了机会、减少了阻力。倪骁然老师便得益于此,成为清华密歇根联合培养博士。而张洪良老师则重点介绍了国家在海归归国方面的政策,即国家的相关政策减轻了优秀青年人才的经济压力、提供了好的平台环境。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走出去”和“引回来”的制度建设,真正让青年人才“去来自如”。

国家开放、家庭富裕、政策支持,使留学的机会成本更小,中国人的留学观更开放。出国成为人生选择“三千弱水”中逐渐普通的“一瓢”。杜妮老师总结道:“出国留学是学生们普遍的求学要求。”

【我与祖国共成长】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探青年教师留学观——自强与家国

不过弱水三千未必非取留学这一瓢水,老师们建议青年应合理评估自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道路。正如茅家铭老师提倡的:“选择无优劣,只有适不适合。”

能力须提高、视野应拓展、思考要独立——留学不能只消极“镀金”

对个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为了什么呢?对此,老师们给出了比较一致的观点。

首先,要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在老师们看来,欧美国家在某些领域确实有着先进的成果和资源值得学习。况且无论出国与否,升学后认真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本就是一个学生的本分。

不过,在老师们看来,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开阔视野、提升思想。比如茅家铭老师就非常看重思想上的收获。“我觉得自己留学的最大目的已经实现,现在我的价值观是开放包容的,不会让自己轻易陷入极端,这对我的影响远大于技能学习。”刘婧媛老师也在采访中感慨道:“接触不同文化后,看的事情多了,站的角度高了,眼界也不一样了,会更加独立。”具有类似想法的还有王淳林老师:“出国能开阔一个人的视野,使人得以在了解他人思想方式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有助于促进独立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与祖国共成长】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探青年教师留学观——自强与家国

这些话语给了队员们全新的启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走出去之后,要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真实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碰撞下的多样化观点,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反思,汲取好思想,不被错误思想带跑。在“知”和“辨”中不断明“理”,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拓展视野,真正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判断力和思考力。联系近期祖国某些地区极个别青年的行为,大家对这方面的采访内容形成了深刻的理解。

在表述留学目的的同时,老师们也否定了消极“镀金”的心理。如曹明(化名)老师就表示,采取“混日子”留学态度的同学,不仅不能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还会产生惰性思维,最终是无法被人才市场认可的。“现在的世界,是能力导向和终身学习化的世界。”

继承先辈优良传统、顺应时代环境——优秀青年炽热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伟大民族,这一特质经过代代继承发展,如长江之水一般连绵不断、与日俱新。采访过程中,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留学青年群体在传承发展家国情怀上的别样之处。

倪骁然老师在采访中分享道:“我在大学读书时,有幸遇见了许多海归教师,他们用自己的国际化经验,真正推动了清华经院科研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其言行到今天都在影响我的学习和工作。”谈到留学前辈们的家国情怀时,曹明老师(化名)激动地向我们介绍了蔡启瑞教授的故事——和钱学森教授一起归国,将一百零四岁个春秋全部奉献给了祖国。他常常带病研究,几次在工作中晕倒,脾胃被切除大半,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留学前辈们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了实践小组的每一个人。

新一代青年人才,同样拥有炽热的家国情怀。“一出国就爱国,”曹老师动情地说道,“尽力报效祖国是理所当然,是血液里的归属感。但多数人不会把报效祖国挂在嘴上标榜自己,而是脚踏实地做事情。我觉得很多海归似乎都有这个特点。”其他老师也都有类似的表述。“中国正在发展,在国内工作归属感和工作动力都会更强”刘婧媛老师和我们分享道。“进一步说,自己能在高等学府教书,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传授给学生,看着一批批优秀人才毕业,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我作为老师也十分有成就感。”队员们真实地感受到,青年教师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将家国情怀传承下去。

而对于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老师们的观点则有着相当的思辨性和发展性。倪老师和茅老师都表示,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使得,一个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大多数青年不要有思想包袱,把自己发展好就是在奉献社会、服务国家。张洪良老师也表示,对青年教师来说,为国奉献和考虑生计是不冲突的。老师们的观点极大地开阔了实践队员们的思路。

【我与祖国共成长】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探青年教师留学观——自强与家国

一架通道开放的桥梁,让青年人敢于走出国门、拥抱世界;一颗渴求真理的心,让青年人练就本领、开拓视野;一份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让青年人不忘初心、报效祖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以七位老师为代表的青年人才,目标明确、理想远大、脚踏实地,他们的留学观是积极向上的,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他们的思想,代表着中国最优秀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为实践队向青年学生提出合理化留学建议,提供了宝贵的思路。相信实践队最终提出的建议,能够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找到方向、成为栋梁。

【我与祖国共成长】厦门大学社会实践:探青年教师留学观——自强与家国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