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红又专——一个不为人知的清华

2021-09-07 00:00:00 · 作者:编辑部  
今年清华110周年校庆前夕,习总书记视察清华时再提“又红又专”。很多人不了解,清华大学一直是中国“又红又专”的模范生,排头兵。

  今年清华110周年校庆前夕,习总书记视察清华时再提“又红又专”。很多人不了解,清华大学一直是中国“又红又专”的模范生,排头兵。

又红又专——一个不为人知的清华

  邱校长再次重提赠书《老人与海》的目的和意义,显然,既是强化对孩子的入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婉转地回应一些质疑。

  今年高考期间,清华宣布邱校长向今年的新生赠书《老人与海》。未曾料到此举却遭致一些舆论与自媒体的质疑、批评,批评的核心意思有两条:1.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为什么推荐一本美国作家的书;2.为什么不提爱国,不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2015年开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每年都会向新生赠送一本书。至2021年,先后赠送的是《平凡的世界》《瓦尔登湖》《艺术的故事》《从一到无穷大》《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乡土中国》《老人与海》,并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至每一届新生手中。

  其实,第一年邱校长就推荐了一本中国作家路遥的书《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记录了一个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奋斗历程,此书此前也多次以高借阅率出现在清华书籍借阅排行榜中。对于这部作品,各人解读不同,但显然都透着一个精神:自强不息。

  从这一系列推荐书目中可以看出,虽然主题、题材不同,但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清华所崇尚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又红又专——一个不为人知的清华

  前总书记胡锦涛曾回忆当年在清华时蒋南翔校长给全校师生讲“又红又专”的核心思想:红是方向,专是专业技术精湛,首先方向不能错。清华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回忆清华校训的文章中也表示,在50、60年代,“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一度成为清华事实上的校训,而不是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这一切都和一个人有关。

  新中国成立不久,对高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调整。1952年12月,清华迎来了自梅贻琦之后,对清华影响最大,最持久的一任校长,蒋南翔。

  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蒋南翔校长,但应该知道一二·九运动,蒋校长就是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领袖。“华北之大已经不能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就是出自蒋南翔之笔。当时的蒋南翔还只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学生,也是清华地下党支部书记。后蒋南翔为躲避国民党抓捕,被迫离开清华转入敌后工作,后来长期从事青年学生运动组织动员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曾负责筹备共青团中央的建设,并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报》就是蒋南翔一手创办的。

  1952年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开始了对清华大学办学定位的大调整。站在为新生的共和国培养建设人才的角度,蒋校长给清华定下了“红色工程师摇篮”的培养目标,他多次表示,清华要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更多接班人。在实践中,蒋南翔不断强调要全面正确认识政治与业务,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重要的辩证关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就是在这一培养思想下总结出来的一句经典口号,也一度成为清华事实上的校训。

又红又专——一个不为人知的清华

  站位国家办学,这种红色的基因是刻在清华人骨子里的,流淌在血液里的。龚克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校长,南开大学校长,多年前我曾与龚克教授谈到这些学校之间的区别。在谈到清华的特点时,龚克说:清华很特别,第一位就会问,是不是国家急需的?如果是,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去干。

  面对国际核威胁, 1955年1月,中央决定我国要搞原子弹、建立核工业,为核事业培养人才,1955年春,清华大学就正式启动了原子能新专业的建设,并由当时的党委书记何东昌亲自担任系主任,在全国选拔抽调了最优秀的学生与老师投入到核研究,这也是清华工程物理系的前身。至今,在北京的一个山沟里,清华仍然有一个重要的核实验设施(当时称“200”号),这也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的大型核实验设施,为新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样的还有计算机。60年代,清华在全校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聚焦当时前沿技术之一,计算机,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

  站位国家需要,是当今的清华最醒目的特点、基因,甚至被一些人批为“左”。蒋南翔也因这一办学理念,曾与一些学者发生过争论。

  留学是优秀人才成长的一种路径

  留学不等于不回国,更不等于不爱国

  著名高校留学生多,更不是一种罪!

  当然,谈到清华的这个基因,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出国留学。

  在这个问题上,一批简单标签化的“民粹”让一些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苦不堪言,也不好自辩。这些批评者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出国留学就等于不回国、不爱国,一些著名大学出国人数多,就说明这些著名大学不爱国。

  出国留学只是成长的路径选择,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仍然保持整体上领先的情况下,我们一些优秀学子选择出国留学,恰恰是为了更好报效祖国。正因为此,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大力推动派出留学生。

  疫情前,国家公派留学生与访问学者每年已经高达7万人左右。也正因为此,美国出台了限制中国留学生攻读“理工科”的签证政策,就是担心给中国培养出新一代的“钱学森”。

  留学就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何其荒唐?是典型的亲者痛,仇者快的做法。

  就拿有的人喜欢诟病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的是,那时的清华师生自己称清华是“国耻学校”,正因为有耻而要雪耻,才要努力留洋学习先进知识技术,最终回国以科学报国。可以说,中国近现代以来许多科技和学术领域的开创者,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师巨匠,都少不了曾远渡重洋的清华学子的身影。

  回头看我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有很多人就是早期的留学回国人员。此前有对院士的研究也表明,1972年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75.15%的人有过出国(出境)留学经历。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新入职的教师中,绝大部分都有出国(出境)留学的经历。

  至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著名大学出国留学者多,道理很简单,优秀的人会有更多的选择,拿到国外著名大学录取并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当然高于普通学校,但这,也能成为罪吗?

  还有人质疑留学生回国率的问题,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出国回国比已经从上世纪较低水平,快速增长至10年前的1:3,2020年则达到了1:1.26。据清华大学统计,截至2021年4月,2002-2011级出国(境)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众多优秀“海归”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而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

  另外,回国率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多长时间回国才算是正当的?比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十余年才回国,我们是否应该以此判断他爱国还是不爱国?杨振宁先生在美国留学几十年后最终选择回国,又如何算?

  更何况大量在国外的留学生与学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国家的建设。08年奥运火炬传递时,面对各种“独”,冲在一线保护火炬传递的都是我们的留学生。在国际舆论场合上,用自己的体会和事实批驳“妖魔化中国”的也是我们的留学生。

  即便是留在国外的一些华裔学者,也广泛地参与到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中,正因为此,美国在2018年出台了“中国行动计划”,目标直指华裔学者,原因就是怀疑他们以多种形式“帮助中国”,MIT华裔教授陈刚就是最新的一位“受害者”。

723ea31fdccf122eb26b19ec3404b237_1631012127_8250.jpg

  爱国,的确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还有家长,也有时代的变化,就如现在回国学生越来越多一样。伴随中国的强大,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新一代学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美国强力的围剿下,也越来越多地激发出了留学生的爱国情怀。

  对此,我满怀希望,不仅仅是对清华的学生,而是所有新一代年轻人。

  作者:陈志文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